花嫁
來自日本的日本新娘,我想用《花嫁》兩字是最能表現
《花嫁》
在日本“花嫁“通常指新娘,也有延伸為結婚的意思,意指女子出嫁的時候,宛如花一般的美麗;在做新娘子的那一天,將一生的美麗如同花一樣的呈現在眾人眼前。結婚當時,將宛如花的容顏、花的青春、花的心與花的憐惜,全交付給了眼前的新郎,想一生都擁有這如花朵般美麗的一刻。
(資料來源改寫自網路文章)
亞都麗緻的客房拍過了很多次,一直以來都很喜歡他們家房間的光線,但這次的房間光線坦白說有相當的難度,大部份人在活動時的正面都處於室內外雙色溫的逆光,房間裡面最好的光線與背景出現在從飯店前往教會婚禮時,新娘離開前在門口回頭隨意看一眼的抓拍(我必須承認它的前一張完全失焦,後一張的眼神已經整個從台北跑到高雄去,差不多變成這樣的眼神 → \_.)
我想到前陣子我看的書Wabi-Sabi所寫(截錄自P.47)
所有事物的存在都伴隨不完美,當我們近距離觀察事物,都能發掘缺陷….每位匠人都知道完美的界限:缺陷會回頭凝望你。
所有事物都未完成,包括宇宙本身,一直處在一種正要發生或將要結束的規律狀態….對一株植物來說怎樣才算是完結?開花?綻芽?….「完成」這個概念在wabi-sabi並不存在。
甚至不用太仔細的近距離看,新娘的眼神還沒完全的到位
但是此情此景,轉瞬即逝
那不是那麼完全,也就不是那麼重要了。
最後一定要特別感謝我心中的天后demi
https://www.facebook.com/bridemi
妝感什麼的我就不用多說了,我一直覺得新秘造型最重要的是在個人的美感(通常從新秘平時分享的國外禮服造型能略知^^),咪對事物美感一直是我和莎莎兩個人都很欣賞的,因為有她前一天晚上手工製作的這個花圈,更讓“花嫁“這兩字活了起來。
ps1.中/日文字截錄改寫自動畫「瀨戶的花嫁」歌詞,在找花嫁註釋時無意間搜尋到,但歌詞竟意外的貼切。
ps2.色彩處理一開始是處理是右圖鏡射這樣,色彩層次比較多,整體色彩配合牆面背景色有一點畫作的藝術性,但要說比較偏向女孩子喜愛的感覺我想還是左圖。
ps3.Wabi-Sabi這個概念之前我提過幾次,最早是臉書上一位居住在日本朋友,看到我前幾年在京都拍的一些照片,告訴我照片有點wabi-sabi的味道(當然他是太過美言了),後來查wabi-sabi的解釋,那精神完全的打中了我,所以趁暑假買了《Wabi-Sabi 給設計者、生活家的日式美學基礎》這本書。
書封參考與設計理念
http://okapi.books.com.tw/index.php/p3/p3_detail/sn/753
如果是喜歡日式風格的朋友,我個人非常推薦在日本攝影集與教你怎麼拍怎麼修日式風格的書以外,可以看看這本文字書,它很簡短又白話的寫出所謂日式文化的核心,除了內容以外,這本書從很多面向來看,書的內頁用的是美術紙,搭配字體的大小間距排版更能感受到美感,而書封是用天然絹的材質,拿在手上的每一刻都能直接的從手掌感受到“質感“兩個字。
書封用了抹茶色的特別色綠色,我覺得當攝影者在看這本文字書的時候,對後製色彩的調整也是很有幫助(當然對眼晴恢復疲勞也很有幫助)。
我個人看日本文化的代表色就兩個顏色,紅色和綠色,我特別會去注意綠色,因為從平面攝影或電影都察覺得出來,日本人對綠色的處理向來很有他們獨特的氣昧。
《灌籃高手》的名言:能夠掌控籃板球的人就能掌控全場。
在後製色彩的處理過程能夠掌控綠色
就能掌控其它全部的顏色